刘仙岩
吕愿中〔宋代〕
平明小队出郊墟,尽日登临据隼旟。
闻道仙人尸解去,尚应犹学世间书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天刚亮就带着小队人马出城到郊野,整日登高远眺,始终驻守在这绘着猎隼的军旗之下。
听说那位仙人已脱去凡胎得道飞升,却仍该像在世时一样勤读人间诗书。
注释
刘仙岩:在广西桂林南溪山南,又名仙迹岩。传说刘景原为屠夫,经方士点悟,放下屠刀,修道习医。后在此岩羽化登仙。
郊墟:郊外,村野荒丘之间。
隼旟:画有隼鸟的旗帜。
尸解:通常用于粉饰神仙人物或方士的逝世,或者用于墓葬升仙。
简析
《刘仙岩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前两句写郊游盛况,"隼旟"仪仗暗喻身份显赫,与后文"仙人"形成对照;后两句以矛盾修辞解构求仙的虚妄,暗讽世人贪恋功名之态。全篇暗写仙凡倒置的荒诞,将道家超脱理想与现实功利主义并置,具有思想深度。
吕愿中
吕愿中,一作愿忠(《舆地纪胜》卷四八),字叔恭,睢阳(今河南商丘)人。曾官通判和州。高宗绍兴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知静江府、兼广西经略安抚使。谄附秦桧,二十五年诏赴临安。桧卒,二十六年累贬果州团练副使、封州安置。《两宋名贤小集》中存有《抚松集》一卷。今录诗十六首。 14篇诗文
踏莎行·碧海无波
晏殊〔宋代〕
碧海无波,瑶台有路。思量便合双飞去。当时轻别意中人,山长水远知何处。
绮席凝尘,香闺掩雾。红笺小字凭谁附。高楼目尽欲黄昏,梧桐叶上萧萧雨。
扬州慢·淮左名都
姜夔〔宋代〕
淳熙丙申至日,予过维扬。夜雪初霁,荠麦弥望。入其城,则四顾萧条,寒水自碧,暮色渐起,戍角悲吟。予怀怆然,感慨今昔,因自度此曲。千岩老人以为有《黍离》之悲也。
淮左名都,竹西佳处,解鞍少驻初程。过春风十里,尽荠麦青青。自胡马窥江去后,废池乔木,犹厌言兵。渐黄昏,清角吹寒,都在空城。
杜郎俊赏,算而今,重到须惊。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念桥边红药,年年知为谁生?
伤春
陈与义〔宋代〕
庙堂无策可平戎,坐使甘泉照夕烽。
初怪上都闻战马,岂知穷海看飞龙。
孤臣霜发三千丈,每岁烟花一万重。
稍喜长沙向延阁,疲兵敢犯犬羊锋。